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城乡

大竹县蚕桑产业振兴新路径的探索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04 10:46:53    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浏览量:   作者:曹小明

 本网讯(曹小明)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路径,确定“10+3”体系,培育“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先导性支撑产业,正是重要内容,将川桑(蚕桑)纳入四川十大特色产业。蚕桑产业对比效益高,为大竹县农民脱贫致富之首选产业。
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土壤以沙溪庙组棕灰紫泥土为主,宜种性广。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7.2℃,最高气温41.2℃,最低气温-3.8℃,大约10℃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5512.3℃,相对湿度77—89%,降雨量,1179mm,无霜期285—315天,从全年的热量条件来看,积温较多,气温回升快,冬季气温下降少,具有良好的宜桑宜蚕生态条件,有利于桑、蚕的优质高产和产业化发展。
1.大竹县蚕业基本情况
大竹县栽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逾百年。百年发展历程,使蚕桑产业成为大竹传统特色产业。大竹县蚕桑产业曾经辉煌一时,1994年达到高峰,桑园面积达到5万亩,发蚕种5万张,产茧2万担(1000吨),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但随着农村人员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行情的起伏波动、蚕业体制的变化,蚕桑产业一度下滑,低谷时,年发蚕种1700张,产茧1190担(59.5吨)。2006年大竹县委县政府把蚕桑列入5大支柱产业,蚕桑又有一定的发展,2013年大竹县被四川省评为40个蚕桑基地县之一,2015年省级蚕桑产业项目在我县实施,大竹蚕桑又迎来一个春天。蚕桑产业在高穴、庙坝片区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大竹县蚕桑产业主要分布在妈妈、高穴、金鸡、牌坊、庙坝、姚市、欧家等乡镇,辐射到黄滩、中华、天城、乌木等乡镇。
1.1桑树情况
2018年底有桑园10300亩,良桑化程度达90%以上,其中叶用桑10000亩,大面积良桑品种以农桑14号、桐乡青、南优1号、嘉陵20号为主。果桑300亩,以大十、红果2号、四季果桑为主。建立桑品种园一个,面积50亩,有桑品种34个,其中:果叶兼用桑:大十、长果桑等10个,叶用桑:湘7920、嘉陵20号、川桑98-1、川桑39、丰日5号等19个;景观桑2个:垂柳桑和九曲龙桑;食用桑3个:菜桑、茶桑、新疆药桑。
1.2养蚕情况
2018年,全县有养蚕户600余户,养蚕2500张,产茧95000公斤,蚕农蚕茧销售收入304万元。
1.3蚕桑副产物收入情况
2018年蚕农卖桑枝收入200万元;销售丝绵100万元;桑枝食用菌销售收入240万元;桑叶面(粉)销售收入180万元。2019年春,全县生产桑果75吨,收入150万元;蚕桑产业总收入1174万元。预计2020年300亩果桑销售收入可到300万元。
1.4蚕桑合作社情况
全县有蚕桑专业合作社7个,具体情况如下。
1.4.1大竹县大枫树蚕桑专业合作社。以栽桑、养蚕、蚕茧收购为主,兼做丝绵被,大竹县养蚕、蚕茧收购95%以上的业务由该合作社经营。
1.4.2大竹县宜农蚕桑专业合作社。现有桑园50亩,其中果桑20亩。主要以养蚕、卖茧、果桑采摘为主。
1.4.3大竹县放牛哥蚕桑专业合作社。现有果桑150亩,以生产加工桑果、酿桑椹酒、桑园林下养鸡鸭、桑园林下套种、栽培桑植食用菌,开展桑果采摘品尝、食用菌采摘、抓桑园鸡、体验式养蚕、休闲垂钓、吃蚕桑宴为一体的休闲农旅。
1.4.4大竹县明友桑蚕茧专业合作社。现有桑园30亩,以养蚕、蚕茧销售为主。
1.4.5大竹县惠泽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果桑20亩,以果桑采摘为主,兼养蚕。
1.4.6 今日农业公司。以生产桑叶面、桑叶粉为主,该公司与重庆市长寿一家面厂合作生产的桑叶面入住重庆家乐福等多家超市,销量很好,2018年桑叶面(粉)销售收入180万元。
1.4.7大竹县晨曦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生产销售食用菌为主,栽培部分桑枝食用菌,2018年桑枝食用菌销售收入240万元
2.制约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
2.1缺少龙头企业(集团)支撑
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如宁南、绵阳、武胜、宜宾、南充都有一个或几个茧丝集团或公司起支撑。宁南有南丝路集团,绵阳有天虹丝绸有限公司,武胜有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宜宾有鑫缘茧丝绸公司,南充的金富春丝绸有限公司、佳合丝绸有限公司、嘉丽华丝绸集团等作支撑,引领当地蚕桑产业发展。
2.2劳动力缺乏
蚕桑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因素,在家大多数为老人和儿童,农村劳动力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2.3蚕茧质量低下
大竹蚕茧解舒率春季一般52%、夏季和早秋为45%左右、秋季在51%,平均解舒为50%,而宁南、绵阳等地的解舒为65%左右。我县干茧毛折在490左右,而宁南、绵阳等地的干茧毛折在280-300。由于蚕茧质量差,缫丝成本大,反过来,茧价就低,严重影响蚕农生产的积极性。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蚕农在大蚕故意吊食,二是我县方格簇上蔟运用面太少,全县不到5%,三是90%的蚕农在蚕茧上蔟时用报纸覆盖、上蔟后未进行晾簇。
2.4蚕桑产业县未得到充分利用
绝大部分蚕农栽桑只为养蚕,未能将桑园地及蚕房在冬季合理的利用,蚕桑副产物(如桑枝、蚕沙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5蚕桑产业发展的深度和融合度不够
在我县,现阶段果桑只买鲜桑果,未能加工干果、酿果桑酒及制桑葚膏;没有很好地将蚕桑产业与农旅有机的结合起来。
3.对比效益
 
蚕桑与其他农经作物效益对照表
 
 项目
 
分类 
 
支出 收入
 
 
剩余 备注
种子(元) 药物(元) 化肥款(元) 用工 合计金额(元)
 
金额(元) 产量(公斤) 金额(元)
叶用桑园    250  400  8  480  1130  
桑枝1000
300
 
-830  5亩桑园枝条栽培一亩桑枝食用菌。合计收入6510
栽培桑枝食用菌 500     200 10 600 1100 1500 6000 4900
叶用桑养蚕 260 300   30 1800 2360 160 4800 2440
果桑   100 400 12 720 1220 750 15000 13780 4月下旬-5月上旬采果后利用桑叶养3季蚕。合计15130
果桑养蚕   150   15 900 1050 80 2400 1350
水稻 60 50 70 12 840 1020 500 1300 280  
玉米 60 20 200 10 600 880 500 900 20  
青麻   50 200 10 600 850  
200
 
6000 3650  
香椿     100 10 600 700 900 3600 5300  
脐橙   200 800 10 600 1600 900 3600 2000  
注:①桑园、水稻、玉米、青麻、脐橙以一亩对比。
②养蚕以亩桑养蚕4张计算收入。
③桑园用工:春夏冬管(修枝、施肥、除草、治虫)。
④用工按每个工工资60元计算,水稻机器收割每亩120元。
⑤各项售价已2018年价格计算(蚕茧以我县实收价计算,我县蚕茧价格在全省最低,蚕茧正常价格45—50元/公斤),如果以全省平均售价45元/公斤计算,亩桑养蚕一项收入可达7200元。
 
2019年8月16日—20日,我们与妈妈镇、高穴镇、姚市乡等乡镇领导研讨蚕桑在当地发展的优势、困境、乡镇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与梅岩、河堰、土竹、官家等村支两委研究如何引进业主、发展蚕桑大户;与宜农、放牛哥蚕桑专业合作社座谈,建议合作社要在产业“宽、深、精”上下功夫,延伸蚕桑产业链,将产业做大、做强;与部分蚕农座谈主要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并实地调查两户养蚕大户,结果如下:
高穴镇官家村4组杨家云,2个劳动力,25亩桑园,2019年养蚕75张,预计收入9万元(请人采桑叶,付工资0.9万元),2018年嫁接果桑0.5亩,今年采桑果500斤,收入0.5万元(预计明年可产桑果1000斤)。妈妈镇梅岩村4组樊承志,2个劳动力,4亩桑园,2019年共育小蚕200张,收入0.8万元,养蚕16.5张,收入1.98万元,合计2.78万元。这两户虽然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未使用旋转方格簇上蔟,普遍没有晾簇,蚕茧质量差。
4.振兴蚕桑产业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蚕桑发展空间大。桑叶养蚕、嫩桑尖制茶、桑叶做菜、桑叶制粉(面)、桑果鲜采、加工干果、酿桑椹酒、做桑椹膏、正茧缫丝、下茧做棉、桑枝做菌(菌渣做肥)、蚕沙做枕或蚕沙做肥。但要重振大竹蚕桑产业辉煌,必须形成“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良种化、科学化”,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及建议。
4.1引进龙头茧丝集团或公司入驻,引领大竹蚕业发展
龙头企业的入驻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⑴可以稳定我县的蚕茧价格,给广大蚕农吃上一粒定心丸;⑵巩固完善“公司+基地+蚕农”、“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机制,加强企业与基地对接,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走集约化之路,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⑶建立订单农业、保底价收购、二次返利等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稳定蚕茧产销关系; ⑷构建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织绸,形成“茧丝绸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4.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目前蚕桑生产现状,需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一是规模化,夯实“第一车间”。强化6个基地乡镇建设,扩大蚕桑基地规模,进一步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的格局。二是产业化,抓好土地整合。通过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桑园向养蚕大户手里集中,解决种植分散、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一批集中连片、高产、高效示范点。三是切实选择“好田好土”。优化栽桑地域调整,新发展桑园应选择土地肥沃、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易于管理、无污染地域,全面提高桑叶产出率。
4.3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科技含金量
4.3.1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扩大技术交流。科技时代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为了跟上现代蚕业发展步伐,蚕桑站每年应派有技术根底、接受能力强、走得出去、请得进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技术推广会、知识更新技术培训会,并将所学知识在我县进行推广运用。
4.3.2分季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一是加强蚕业部门人员的技术培训,二是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对蚕农开展技术培训,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通过培训将省时、省力、高效蚕桑技术及时运用到大面积蚕桑生产上,提高广大蚕农养蚕科技含金量。
4.3.3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县蚕桑站对本单位职工培训,应采取理论培训与技能实践培训相结合,理论与技能并重,要让所有职工做到:讲技术不说黄话、指导蚕农不出差错;对广大蚕农培训,采取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突出技能培训,培训应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让他们管得来桑、养得来蚕、认得病虫、能对症下药。
4.4大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积极引进现代蚕业实用技术
4.4.1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做到桑蚕品种良种化。现在我县春用蚕品种为“8”字号夏秋用种为“两广二号”,抗逆性差、蚕茧质量低,春用蚕品种应改为“川山x蜀水”、夏秋用种应改为“洞庭x碧波”。
4.4.2引进现代蚕业实用技术,做到管桑养蚕科学化。(1)我县60%的桑园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建立的,树龄长、桑树老化严重、产叶量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分片更换桑树,更换桑树要改变传统桑园栽培模式,在一步成园、速生丰产上求突破,通过栽植嫁接苗、摘芯定干、勤施薄施,实现当年栽桑、当年投产、次年丰产,达到快速建园的目的。(2)搞好小蚕共育。养蚕上有句俗语“养好小蚕七成收”,这说明了小蚕共育在养蚕上的重要性。2016年我们借助2015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在全县已建立11个标准的小蚕共育室,但共育室缺乏自动升温补湿装置,所以我县现在小蚕共育还是采用八十年代的共育技术——薄膜覆盖育,蚕茧单产受气象环境的影响很大,制约了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为了提升我县蚕茧的单产和质量,建议政府或茧丝企业拿出资金配套完善小蚕共育室的设施设备。(3)为了解决劳动力奇缺、蚕房面积不足的困境,推广“滚动式养蚕法”。2019年我们在宜农蚕桑专业合作社试行一年饲养6季,到现在为止,已养5季蚕,亩增发蚕种1.2张,亩增收1800元。建议2020年起全县将传统的年养蚕4季变为年养蚕6—7季,每季将原来的亩养蚕1张变为亩养蚕0.6—0.8张(根据当季的桑叶长势决定养蚕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每批养蚕量减少、蚕房面积相应减少,缓解蚕房面积不足压力;二是每季养蚕量减少,劳动强度相应减弱,解决了老力紧缺的问题;三是桑园的桑叶循环利用,防止桑叶老化,提高桑园亩产业量,增加年养蚕量,增加亩平桑园产值;四是从4月下旬至10月,都在养蚕,劳动力得到合理利用。(4)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大蚕蚕台育,减少除沙、减少给桑端箔环节,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力4/5(传统养蚕1人养一张,实行蚕台育一人可养5张蚕)。减少除沙和端箔就减少蚕体伤害、减少遗失蚕,为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打下基础。(5)大力推广优良簇具(特别是旋转方格簇)自动上蔟技术。旋转方格簇自动上蔟可提高功效3/5,蚕茧的色泽好、解舒率提高、下茧率减少,蚕茧质量提高,方格簇上蔟蚕茧比普通簇具上簇蚕茧售价每公斤高5元左右。全省优质蚕茧基地县(市区),旋转方格簇自动上蔟面达95%以上,我县使用方格簇上蔟不到5%,其原因:一是方格簇引进太少,满足不了蚕农的需求,二是广大蚕农认为方格簇上蔟没有塑料折簇上蔟方便。为了提高我县蚕茧质量,必须下大决心推广方格簇自动上蔟,建议:蚕农购买方格簇和回旋架,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6)加强簇中管理。县蚕桑站技术人员在蚕儿上蔟时,必须下乡巡回指导广大蚕农上蔟技术、指导晾簇技术,我县蚕茧解舒率低与蚕农未进行晾簇有很大的关系,技术人员必须到岗到位,督促蚕农簇,加强簇中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4.5搞好蚕业综合开发,实行多元化,提高桑园亩平效益
4.5.1桑园套种。桑园套种矮杆作物如蔬菜、马铃薯、花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提高桑园亩平效益,今年放牛哥蚕桑专业合作社利用20亩果桑地套种南瓜,收效良好,明年他们准备利用部分桑园地套种南瓜、花生、沙参、土豆。
4.5.2桑园林下养殖。今年放牛哥蚕桑专业合作社利用果桑地养殖土鸡80只,计划明年林下养鸡、鹅200只,在鱼塘养鱼、鸭。
4.5.3搞好桑枝食用菌开发利用。加大桑枝开发利用力度,在桑枝食用菌种植上求突破,充分利用好现有养蚕大棚和蚕房,“蚕期是蚕房、冬春是菇房”,或10月在桑园地栽培桑枝食用菌,让桑枝变废为宝,增加蚕农收入。广安市对桑园地栽培桑枝食用菌实行补助:产业园区及稻田区域外财政补助800—1000元/亩,其余每亩补助500元。建议我县采取广安做法财政给予3年补助。
4.5.4栽种果叶兼用桑。全县发展果桑500亩,生产桑果500吨,果叶兼用桑4月下旬—5月上旬产桑果,果后当季桑叶、早秋、正秋季、晚秋桑叶养蚕,果叶兼用桑亩平年收入可达1.3万元(桑果按5元/斤计算)。
4.5.5延伸蚕桑产业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蚕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将桑果采摘、桑枝食用菌采摘、体验农业、休闲垂钓、举办蚕桑餐饮、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延伸蚕桑产业链。
4.6利用惠农政策,发展蚕业大户
(1)引导蚕业大户利用人社局回乡创业政策。回乡创业人员可贷款15万元发展产业,政府贴息。(2)引导蚕业业主利用好购买农用生产器具政府补贴政策。(3)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搞好桑园基础建设。全县计划地发展养蚕100张以上大户5户,养蚕50张以上大户100户,养蚕20张以上大户1000户。通过大户引领带动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4.7强化基础管理,完善管理手段
(1)建立桑、蚕病虫害预防预报体系,减小养蚕风险。(2)强化基础管理。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县级部门技术服务大平台,完善乡、村、组服务网络。(3)提升队伍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重视科技队伍建设,蚕桑站工作金费极度紧缺,建议县财政增加蚕桑站工作金费,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4.8扶持茧丝企业和蚕桑专业合作社,搞好蚕桑产业的深加工
大竹县果桑发展速度快、面积大,今明两年桑果销量不成问题,但后年开始桑果可能会有部分过剩,为此,一是积极引导果桑业主自动购买桑果烘干机,将桑果加工成干果进行销售;二是引导业主购买酿酒设备,酿桑椹酒,做桑椹膏;三是发展桑叶茶。对企业或合作社购买设备,政府给予补助。按照一、二、三产互动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出一批优势特色明显、产业带动力强、资源开发利用好的现代农业蚕桑园区,形成基地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4.9提供发展保障
 
  1. 政府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投入扶持机制,增加产业发展后劲,充分调动各级从业热情。(2)整合涉农资金及项目,搞好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如桑园生产便道、蓄水池、滴灌)建设。(3)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相应职能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组织保障。(4)蚕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强化行业管理,规范从业秩序,积极做好典型宣传报道,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力争到2020年我县优质桑园达 2万亩,发蚕种5万张,蚕桑产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使我县蚕桑产业创辉煌。   
                 
                             供稿:蚕桑技术推广站 曹小明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青山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新闻网 四川微视新闻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