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资讯

知名青年作家林晓云新书出版,并加盟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2021-10-19 20:32:02    来源:中新传媒网    浏览量:   作者:高级记者 华燕雯

中新传媒网香港10月19日讯(高级记者   华燕雯)近日,中国作协会员、知名青年作家林晓云女士之新书《旗杆底》首发式暨其加盟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担任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仪式,在南京举行,近50名嘉宾参加了活动,并对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才华横溢的能力表示赞赏和钦佩。

公开资料显示:林晓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浙江省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主要创作体裁为散文、报告文学。1989年开始在《中国作家杂志》《文艺报》《浙江作家》《博览群书》《东坡文艺》《新华文学》《桃花源》等杂志报刊发表百篇报告文学、散文。

《老宅石磨盘》荣获2017年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一等奖。散文集《江南山乡》荣获2018年“相聚鹏城”全国诗文大会十佳图书奖。2018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桥语》。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人的穴居、巢居至发展到今天,庭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单元,它的发展过程同样体现了文化诸要素的作用。

家是每个中华儿女重踏故土心中翻涌不止的热血与温暖,是牵绊人一生无法舍弃的情节与执念,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乡愁化作一份动力,化作一种情怀,乡愁里装着风土人情,是中国乡村的灵魂,是文化基因的传承。乡愁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究其根源,是一代代 人魂牵梦萦的乡愁记忆,是劳动人民对家乡对土地的至深眷念,是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信念。乡愁是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乡愁基因。

浙江林晓云是位行走在乡土文化研究前沿的作家,她别样抒写的散文集《棋杆底》是以大安乡埠尾村百年老宅“棋杆底”为依托倾力创作乡土文化散文,以细腻笔调生动不同角度带你追寻宅院那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桌一茶的记忆。多方位呈现泰顺这方水土地域风情,非遗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意境。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乡土文化百年旺盛的生命,传递着乡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理念。

《棋杆底》的创作出版,得到泰顺县人民政府扶持,吹响泰顺盘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响亮号角,将对提升泰顺的文化形象,对打响泰顺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合院远不只是一座建筑

它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一段奋斗的历程

是对于美好的追求,也是对于生活的守望

四方拢来成一口,一砖一瓦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外观不显山不露水,走进去却自成天地

长幼有序,各居其室,白天是亲情的热闹,廊檐下岁月静好

夜晚有温暖的灯光,窗扇中人世安宁

美好的记忆她的每一缕温柔的炊烟,每一声亲切的呼唤,每一个绚烂的黄昏,每一声悠长的蝉鸣......

“浣汲示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清澈的溪水倒映着沧桑的石桥古村、斑驳的卵石墙。残破青瓦墙头。时间记录着这里面的一切。

大门楼是当时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门前精致的上马石已经卸下它光荣的历史使命,然那青石上雕刻着的图案花纹依旧清晰可辨。“牧人松下问童子”的绝妙意境,彰显了主人家高雅人生活品味,仪态自若的狮子和惟妙惟肖的石榴则暗寓着延年益寿和多子多福,图案下面四周绕衬托的是“富贵不断头”的经典雕饰,暗含着子子孙孙安享荣华世代。谁说石头不会说话,可它却公明见证了一个时期曾经张扬的气派和繁华。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回忆岁月。往事就像一杯香醇的咖啡,苦涩里缠绵着谜似的甜,盹一沉一荡,温润了回忆。

该书由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红孩先生作序,新书推出后,在读书界和文学界引起良好反响,获得很高评价。

泰顺县残疾女作家林晓云的乡愁散文集《旗杆底》正式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是她个人出版的第三部文集。

林晓云是泰顺县大安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身残志不残的她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江南山乡》、报告文学集《桥语》等文集。林晓云凭借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以文学的形式赞美了生活的美,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赢得了读者的好评。为了进一步展现泰顺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此次,林晓云用手中的笔聚焦乡愁文化,为读者呈现了这本乡土散文集《旗杆底》。

《旗杆底》一书共收录了林晓云近年来创作的14篇乡土散文随笔。文集中,作者以故乡大安乡埠尾村百年老宅“棋杆底”为依托,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调和不同的视觉,带领读者追寻有关乡村宅院里的那些花草、砖瓦、桌茶的记忆,多方位呈现了泰顺这方水土孕育的独特的地域风情、非遗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乡愁文化。《旗杆底》的出版,可以说是作者用文笔对乡愁文化的另一种展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李飞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新闻网 四川微视新闻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