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4 11:42:26 来源:中国传媒新闻网 浏览量: 作者:
同学们好!祝贺你们,祝福你们!你们带着父母的真爱,走进了老师的博爱;你们带着好奇和憧憬走进校园,开启生命新的旅程。父母对你们充满希望,老师对你们充满期待。
我带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带着对知识的谦卑之心,带着对同学们的一片爱心,发表祝词。
培养普通人是教育的目标;做一个普通人,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世界上没有伟人,更没有圣人,只有普通人和正常人。不应该用所谓的伟人、圣人绑架青少年,奴役青少年。一切称之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都具有普通的人性和人格,都经历普通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然他们也有和一般人不同的天赋和环境。爱因斯坦当年被老师视为智障儿,但他的母亲认为儿子是普通人,正常人,始终把他视为普通的孩子来培养,才成就了爱因斯坦,这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普通人是什么样的人?普通人,是有趣、有根、有魂的人。不怕无知,就怕无趣。创造力来自兴趣和好奇心。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趣,有高远的志趣。不怕叶落,就怕根腐;不怕不参天,就怕没有根。立根广宽天地,吸呼自然精气,汲取社会营养,求取人类真知。有能力,有智慧,有意志力。树立真、善、美、爱的价值观。有“真”的智慧,有“善”的美德,有“美”的境界,有“爱”的力量,做有灵魂的自己,做有思想的自己。
普通人是什么样的人?普通人,是有激情,有理性,有意志力的人。人既是情感动物,更是理性动物。培养感性素质和理性素质。激情不燃烧就变成垃圾,污染身体和社会。激活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充满激情学习和生活。学会思考和判断,学会选择和行动。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眼里,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会共生,彼此欣赏,相互成就。锤炼意志力,提高抗挫能力和挑战能力,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敬畏规则,用规则看守道德,用规则看守人生,用规则守护社会,用规则守护责任。
普通人是什么样的人?普通人是人类的一员,是民族的一员,更是世界的一分子。教育培养的不但是合格的国家公民,更是合格的世界公民。普通人要保持人的类性、人的天性、人的善性,树立人类价值。遵守人类规则,促进人类文明。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成为普通人就要会吃、会睡、会看、会想、会说、会做、会玩、会爱。
会吃,吃出安全,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明。读书是要吃饭的,但读书不是为了吃饭。
会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用睡眠养护好自己的身体器官,修复好自己的身体系统。
会看,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感知敏锐度。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世界,用健全的感觉器官去感知社会。
会想,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于质疑的品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需要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会说,要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学会沟通,善于沟通。在表达中点燃思维,在表达中增强自信,在表达中展示自我。
会做,要做好学习之事、生活之事和未来的工作之事;要做好家庭之事、学校之事、社会之事。
会玩,被称之为“家”的人,都是玩出来的。达尔文玩昆虫,爱因斯坦玩物理,居里夫人玩化学元素,袁隆平玩杂交水稻。要学会玩,丰富兴趣,增加乐趣,增强好奇心,保护想象力。
会爱,要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爱人类。不但希望被爱,还要学会施爱。用爱,博大胸怀,用爱,温暖世界。
成为普通为人,就要接受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这是教育的本真。通过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知生命价值,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生命。通过生存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存观,学会生存,提高自由独立的能力、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行为意志力和共生能力。通过生活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活观,树立生活信仰,热爱生活,奋斗生活,文明生活,幸福生活。 不观世界,那有世界观?不体验人生,那有人生观?不能价值判断,那有价值观!三生教育让我们走进世界,体验人生,学会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生教育让我们知生理,调心理,懂伦理,明事理,知情理,守法理,晓哲理。三生教育必修体育和艺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专注力、审美力、合作力和意志力。
圆的地球已经变为平的世界。成为普通人,要树立平视的世界观,平视世界,平视社会,平视自己,平视一切人。不要仰视别人而失去自己的尊严,不要俯视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人性。在平视中尊重别人,在平视中尊严自己。世界上没有神仙、皇帝,更没有大救星、救世主。不要颂圣为奴,更不要借圣役人。
不要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虚假广告来包装自己,更不要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陈词滥调,虚骄自己。这些所谓的旷世名言只不过是统治者用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去奴役别人,特别是奴役青少年而已。请问,中国历代君主,谁让你“治国”、“平天下”,谁让你“立心”、“立命”、“开太平”。我们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和人权,追求的是坚毅的行动和社会的责任。不要用这些冠冕堂皇和壮怀激烈的口号污染青少年的心灵。“宁静”不能“致远”,“淡泊”不能“明志”。不要用虚伪的道德绑架青少年,不要用成年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性来扼杀青少年的想象力和激情,而失去民族的创造力,失去人类自然道德的培养。
如果,我们把自己视为普通人了,自己就是正常人了,就是人类的一份子了。如果我们成为普通人和正常人了,我们就不普通了。
我衷心地希望父母们和老师们,决不要把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视为“天才”和“接班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看作普通人和正常人,按照普通人和正常人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目标来培养孩子和学生。
谢谢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