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

奋进中的青莲中小学

发布时间:2021-11-13 10:50:59    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浏览量:   作者:


 

奋进中的青莲中小学

 

一、学校概况

南充市高坪区青莲中小学是四川省南充市青莲初级中学、南充市高坪区青莲小学的简称(一套班子,两个牌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高坪区青莲街道办事处,距高坪城区七公里。学校南倚佛教圣地白山,北枕青松林海,东傍环城、南广、成南高速公路,西临高坪机场。风景雅致,交通便利。

学校占地33亩,设两个教学点,青莲初中、青莲小学分别在青莲路40号,华生街8号,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近500余人,教职工64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40人;大学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2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30人。

学校现有教学和办公大楼4幢,设有专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各两间,计算机室配备学生电脑共75台,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共12套,安装了远程教育接受系统,办公室使用了互联网,初步实现了装备现代化。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校风:求真、创新。

教风:厚德、厚生。

学风:好学、勤学。

校训:学青青荷莲   做谦谦君子

二、校园文化

我校以“莲”的“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的特点打造校园文化。

 

(一)莲的思想内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形象的概括了莲的高贵品质。莲生性高洁、气质优雅、仪态端庄、志存高远,正是青莲中小学全体师生孜孜以求的做人的终极目标。莲正直通达,行为方正 ,志洁质廉,造福社会,我校莘莘学子需学莲品质,不为名利而丢失高尚,不因苟利而失去贞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固有的恬淡和风韵,做谦谦君子,做道德楷模,成栋梁之才。

(二)莲的校园规范 

在莲的思想内涵的引领下,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保廉,教师气质求高,学生思想修洁。

(三)莲的校园艺术

在规范莲的校园基础之上,我们着力莲的校园艺术创设,通过《爱莲说》诗壁画、师生赞莲诗文、师生画莲、书莲等活动形成了校园艺术。

 (四)青莲中小学校训

由于莲正直通达,行为方正 ,志洁质廉,因此我们确定了学校校训:学青青荷莲   做谦谦君子

   (五)青莲中小学校歌

为了勉励全校师生有莲的精神,全校师生收集素材,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写校歌《青之莲》

青青之莲  悠悠我心。莲以典雅而美丽,人须文明方高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性高洁、气质优雅、仪态端庄。

青青之莲,悠悠我心。不为名利而丢失高尚,不因苟利而失去贞操,不与世俗而同流合污,保持恬淡和风韵,做谦谦君子,博学力行,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造就千千万万栋梁之才。

(六)青莲中小学校徽

 

我校借助莲自身外在形象,结合莲的内涵,设计了以莲花为主图案的青莲中小学校徽。“绿色象征着有生命力,蓬勃生机,绿色意味着环保。师生心灵纯洁、高雅而将永存,保持良好的生态。

三、校园特色

为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落实让身心两健、让德智双馨、让个性发展。遵循“注重基础、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让师生共同受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书法艺术为特色学校的创立目标。

书法练习,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这与我校“莲”文化的思想内涵相得益彰。

因为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四、学校管理

青莲中小学领导班子一向团结、上进,我们将以“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激励人”为出发点,以“凝聚人、造就人、成全人、发展人”为宗旨,勾画出青莲中小学“两园建设”的蓝图,即建设“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事业乐园”。

青莲中小学制定了科学管理评价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学业成绩合格率”六个一级指标。

通过建立健全全校人员评价方案,调动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全校人员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工作热情竞相迸发,共同创造蒸蒸日上的工作局面。

淡淡墨香写春秋、幽幽莲香沁心脾。青莲中小学正以莲的高雅精神展示着她的发展历程。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青莲中小学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教育生态焕发勃勃生机,青莲中小学也必将为青莲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青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巴蜀在线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网 四川微视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